Motel Windsor

5月底,维多利亚日那个长周末,去温莎看老婆的一个朋友,初中同学,快20年没见了,她们见面很兴奋,说了很多话。

温莎和美国的底特律只隔着一条窄窄的底特律河,比筒子河宽一点,我匆匆开到河边对着美国拍了两张,拍完发现全都没开镜头盖,旁轴这一点的确很不爽。

我并不太在意没拍到底特律,我更在意motel拍得这几张,你要是看过stephen shore的“american surface”,你一定知道我想拍啥,尽管拍得很不american,因为本来就不是,感觉温莎比多伦多更多了许多american的气息,毕竟一河之隔嘛,但是motel感觉和american surface中的景致还是有区别,不知道是不是时代变化的结果。其实头两张根本不是motel,到那第一天那个周六所有motel都被订满了,奇怪得很,本来要订临底特律河的希尔顿,嫌贵一犹豫也没床位了,最后定了holiday inn,同样贵。

第二天住的是个正儿八经的motel,叫super 8,一大长溜两层的房子,窗外就是停车位,很少的人住,僻静。总共就俩搞卫生的女子和一个前台接客的男子。价钱只有第一天holiday inn的一半,还管早饭,尽管简单,但我感觉很好,小小的前厅阳光充足,就我跟Cece两人吃早饭,她尽管在陌生的环境,由于没人,也很放松,吃得无非是些面包黄油果酱之类,也熟悉,吃得很多很好。看了自己拍的motel,还是选了半天位置拍得,不得不得感叹shore拍得太nb。看似一些稀松平常的场景、物件,其实哪是那么信手拈来的?左摆右看,出来的还不受看呢,其实挺难的。

还有个小插曲,第一晚holiday inn住到半夜12点多,老婆胃疼我去买止疼药,在停车场倒车把我后面的一辆现代的suv门把手挤瘪进去了。忘了交待,这个holiday inn那天超级爆满,刚到check in我就感觉像是参加摇滚音乐节,满大堂都是或光头或长发穿背心皮裤,纹满一身图案的家伙,胖的瘦的,从小青年到老头子,装扮都一样。后来才知道,原来一个“飞车党”组织的活动,从各地云集在这一起出发,开始长途巡游,估计是去美国。第二天一大清早就有一队一队的重型机车隆隆的启动,一批批出发了。由于人超多,住店的客人加上本地来的看热闹的,半夜12点多好像他们的活动还正热闹呢,holiday inn前面的大片的停车场居然都满了不说,连行车道边全都赛满了车。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会顶到别的车。天黑,下点雨,在加上那家伙把车停到路边等于把我要倒出来的车道变窄了。我这边刚顶上,立刻呼啦啦围上了得有7-8个人,我下车一看那车居然给挤瘪进去一块,心中暗暗感叹,说是不能买韩国车吧,瞧瞧。我都没感觉出来碰到东西,它都这样了,看我车屁股,当然连痕迹都看不到。我这心里叹,那里一大帮人也在手拍凹瘪处啧啧叹息着,我也没可气“你的车啊?”,心想也不都是我的错,谁让你丫把车停在车道上的,说答说答吧。“不是我的车。”没想到的是,这帮人我挨个问了个遍,都不是车主!我心中顿时想起鲁迅写的“无聊的看客”。于是我对他们说,我就住这,出去买东西,一会就回来。这时有“热心肠的”上前跟我说,他把我们俩车牌照记下来了,去饭店前台汇报一下,我说好,去吧,我就住这饭店,一会我回来也去前台说一下。

结果是,当夜我通报了饭店情况,第二天一早据前台说,车主也来登记了一下,并没说啥,饭店自然也不会管很多,不会主动提供个人的信息出去。于是到今天为止,也没有人联系我关于车被挤瘪索赔的事情。

Downtown after slow down

这是在Downtown多伦多的一条叫“自由”的街附近拍摄的,我老婆的公司在这条街上,感觉明显比我单位附近的景致怡人的多。

这是我下定决心慢下来以后外出拍摄的第一卷,虽然用的ga645,但是我一直告诉自己要当用4×5一样的慢慢来。结果我在1个小时的时间里拍下了这10张,我克制了至少6次以上的按快门机会,而且这10张中大多摆鼓超过2分钟,有几张绝对超过5分钟了。现在看来,慢了以后,“特别没法看”的片子明显少了,“特别精彩”的也不是光慢下来就可以创造出来的。

update 3 photos along Matheson Blvd. E.

三个月前拍的了,那会儿还没有测光表,用G2测的光,基本是按照iso160曝光的,颜色还是比较浓艳的。这三张都是抱着rz拍的,没上架子。这些都是我每天上班下班要经过的地方,但平时在车里看和真正站在路上看的效果还是有些区别的。我觉得第三张的路口是个很stephen shore的路口,不过我还没有拍出来效果,觉得有许多个角度、位置都可以拍。那时虽然阳光明媚但还很冷,还有积雪,现在拍应该防中暑了。

over exposure

看到ivanshark兄和bosse都提到了VC的曝光问题,赶紧找张最近拍的片子卖弄扯淡一番。

说出来可能难以置信,这张是跟前面贴的 update of Matheson 同一时间同一条街拍的,同是160vc,那个是富士ga645拍得,这个是玛米亚rz67。区别是那个用的A档光圈优先,这一张是我当时忘记了调快门,拍完才发现过曝了2.5档左右,跟当时ga645反映的数据比。说实话,这张的颜色跟实际更接近一点点,虽然许多人都会觉得前面贴的 update of Matheson颜色更high一些,我自己也不能免俗,还挺喜欢前面那色,但是经验告诉我肯定有些曝光不足了那个,所以我怀疑当时新到手的这台ga645测或曝光有问题。后来的事实证明,是VC在天气/光线不好的情况下的特点,明显呈曝光不足状。在大晴天,太阳剧曝烈的时候,即使不加曝,颜色也还是正常的,当然加曝2/3~1档也没问题,而在光线不好阴天的时候,不加曝就很成问题了,当然你如果喜欢这个“成问题”的颜色,那就另当别论了。后面我会再贴些曝得正好和加曝2/3的。

after raining too

看到qiqi同学的“after raining“,我立刻想到了我最近拍得这两张“积水、倒影、灯杆子”,于是迫不及待贴上来现一现。

片子冲出来时看印的5寸小样,很喜欢,自己回家扫底出来粗一看,更觉牛逼,放大细看,不行了,头一张(我整体效果满意的),似乎没有一处实的焦点,肯定不是对焦的问题,是那天没用架子的缘故。第二张倒是端得稳多了,都能看清福特“F350”的几个字了,不过自我感觉构图和高度都不如第一个来得理想,第一张那草、车的倒影,那灯杆子的排列,已经很到位了,真是可惜了。以后坚决不能端了,既累又很浪费感情。

另外,VC这个卷曝光合适的情况下还是显示出了“正常”的颜色,不过这个合适意味着要过暴2/3~1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