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个月前拍的了,那会儿还没有测光表,用G2测的光,基本是按照iso160曝光的,颜色还是比较浓艳的。这三张都是抱着rz拍的,没上架子。这些都是我每天上班下班要经过的地方,但平时在车里看和真正站在路上看的效果还是有些区别的。我觉得第三张的路口是个很stephen shore的路口,不过我还没有拍出来效果,觉得有许多个角度、位置都可以拍。那时虽然阳光明媚但还很冷,还有积雪,现在拍应该防中暑了。
Kodak
over exposure
看到ivanshark兄和bosse都提到了VC的曝光问题,赶紧找张最近拍的片子卖弄扯淡一番。
说出来可能难以置信,这张是跟前面贴的 update of Matheson 同一时间同一条街拍的,同是160vc,那个是富士ga645拍得,这个是玛米亚rz67。区别是那个用的A档光圈优先,这一张是我当时忘记了调快门,拍完才发现过曝了2.5档左右,跟当时ga645反映的数据比。说实话,这张的颜色跟实际更接近一点点,虽然许多人都会觉得前面贴的 update of Matheson颜色更high一些,我自己也不能免俗,还挺喜欢前面那色,但是经验告诉我肯定有些曝光不足了那个,所以我怀疑当时新到手的这台ga645测或曝光有问题。后来的事实证明,是VC在天气/光线不好的情况下的特点,明显呈曝光不足状。在大晴天,太阳剧曝烈的时候,即使不加曝,颜色也还是正常的,当然加曝2/3~1档也没问题,而在光线不好阴天的时候,不加曝就很成问题了,当然你如果喜欢这个“成问题”的颜色,那就另当别论了。后面我会再贴些曝得正好和加曝2/3的。
after raining too
看到qiqi同学的“after raining“,我立刻想到了我最近拍得这两张“积水、倒影、灯杆子”,于是迫不及待贴上来现一现。
片子冲出来时看印的5寸小样,很喜欢,自己回家扫底出来粗一看,更觉牛逼,放大细看,不行了,头一张(我整体效果满意的),似乎没有一处实的焦点,肯定不是对焦的问题,是那天没用架子的缘故。第二张倒是端得稳多了,都能看清福特“F350”的几个字了,不过自我感觉构图和高度都不如第一个来得理想,第一张那草、车的倒影,那灯杆子的排列,已经很到位了,真是可惜了。以后坚决不能端了,既累又很浪费感情。
另外,VC这个卷曝光合适的情况下还是显示出了“正常”的颜色,不过这个合适意味着要过暴2/3~1档。
front & back
update of Matheson
Last b&w – Tiao
Last B&W – Shawson Drive
Last B&W – Scarborough
slow down
Square One
翻译成中文叫”方块一”吧,是我居住的密西沙加市中心的烧拼漠,15万平米营业面积,超过360个商家,超过8450个停车位,照片中的只是他的4个大租户之一“zellers”的室外挺车场,另外三家,“沃尔玛”和“bay”有自己的停车楼,“sear”有一个和这类似规模的室外停车。他号称是安大略省最大的漠。可维基上显示多伦多中心的一个漠面积比“方块一”大一点,可能它已自己商家多号称“最大”吧,谁知道呢。简单介绍我家这个漠的规模,是为了引出下面的对话:
“这个不nb,你知道最大的漠在哪吗?”我的一个同事问我。
“在哪,在美国?”(我一直觉得什么nb东西都在美国嘛。)
“不是!”
“不是?!那能在哪?”
“在你们中国,广东的一个城市叫#¥%……—*”(他不能说清确切的名字)
“真的吗?”我不敢确信,但也不惊奇,什么“nb”事情中国人干不出来啊?于是立即维基了一下。
在“世界上 最大的购物中心列表”中找到了答案,东莞,“新华南漠”,以60万的营业面积位居榜首,远远超过第二名14万平米!60万啊!是我家这个“方块一”的4倍啊?!
更为让世人惊叹的是从2005建成开业,截至去年底的一篇报道,仍然有99%的营业面积空着,没有租客。
看着维基的这个列表,北京的“金源时代购物中心”55万平位居第二(现在被排成第11了,我前些日子看的确还是第二,不知被谁改了),是2004-2005年的冠军,也就是“新华南漠”建成前。
这是怎么的一个神奇的国度啊,天天在改写着记录,天天在震撼着世人。
最后,哪位nb的兄弟姐妹有了闲情,去拍一拍“新华南漠”吧。:)
Cheers!
(增加趣味,这里有我整整1年前“复活节周五”在这停车场中央,拍得“空无一车”的停车场:Mississauga_172_Empty )